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某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另一种元素R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g.由R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的化学式为Rm , 则该分子(R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C. D.

D 【解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已知某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另一种元素R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由R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的化学式为Rm, 则该分子(R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消毒,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之一,硝酸钾属于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得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情况下,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

高锰酸钾;D;降温. 【解析】 (1)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 (2)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所以是复合肥,故选D; (3)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所以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C 【解析】 试题A选项加热烧杯中的液体在火焰上方垫石棉网,是正确的操作;B选项洗净的试管倒放置,在试管架上,是正确的操作;C选项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要要平放,故是错误的操作;D选项闻气体的气味时在瓶口用手轻轻的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赤铁矿是我国铁矿石资源中的一种,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计算5t含80%Fe2O3的赤铁矿含铁多少吨?

2.8t 【解析】 根据题意,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由赤铁矿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结合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含铁的质量。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5t含80%Fe2O3的赤铁矿含铁的质量为5t×80%× ×100%=2.8t。 答:5t含80%Fe2O3的赤铁矿含铁的质量为2.8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已知碳﹣12的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而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6 【解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的相对原子质量==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CaCO3与CaO混合物20g 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取该混合物,经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固体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固体溶解全部生成CaCl2,则生成的CaCl2质量为(  )

A. 11.lg B. 22.2g C. 44.4g D. 33.3g

D 【解析】 根据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和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求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反应过程中钙元素没有流失,全部转化。高温煅烧,碳酸钙变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有的氧化钙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钙。故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 混合物中钙元素质量为:20g×60%=12g;CaCl2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100%;由于最终钙元素都转化为氯化钙的形式,所以生成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海水晒盐可制得粗盐,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定的一套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溶性钡盐有剧毒,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破坏体内各种酶,使一系列生理活动被破坏.

(交流与表达)(1)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少会使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下列试剂X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氧化钙 B.氢氧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E.氢氧化钾溶液

(3)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沉淀B中的成分是BaSO4、CaCO3和(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证明溶液C是否有盐酸剩余,设计的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取样,加入铜,若无现象,说明盐酸没有剩余

B.取样,测溶液pH,若pH<7,说明盐酸有剩余

C.取样,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D.取样,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盐酸剩余

(反思与评价)(5)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比原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__________.

加快溶解速率蒸发时浪费燃料并且耗时长偏低ABCD不能 、BaCO3、Mg(OH)2BC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解析】 (1)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会造成蒸发时浪费燃料并且耗时长;溶解粗盐时,所加水的质量过少,会导致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从而会使得粗盐的产率偏低; (2)A、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可观察到在空中有白烟产生,分析该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 该实验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C. 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液态

C 【解析】 蘸取的浓盐酸和蘸取浓氨水有挥发性,两种化学物质挥发到空气中后接触,发生反应了,所以有白烟产生。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错误;B、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发生变化,错误;C、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D、烟是固态的,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固态,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