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要做灯火实验,已检验菜窖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菜窖的人的生命构成危害.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填“缓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分析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要做灯火实验,根据火焰的明亮程度判断人进入地窖后是否安全;根据把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可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解答.

解答 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要用一根点燃的蜡烛做灯火实验,若火焰熄灭或燃烧不旺,进入菜窖就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危害;把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可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故答案为:灯火; 缓慢.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及氧气的性质和木炭燃烧的操作,属于基础性的考查,难度不大.关键是扎实基础,熟练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茶叶中钙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所以要预先除去,溶液中铝离子、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在6左右,加热有利于沉淀聚沉)
①称取100g干燥的茶叶,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mL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再加热煮沸30min,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1.59g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灼烧灰化的目的是除去有机物.
(2)步骤②中加热煮沸30min的目的是使铝离子、铁离子完全转化成沉淀.
(3)计算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③中沉淀的质量.
(4)步骤③中无水碳酸钠的用量“1.59g”是过量(填“适量”“过量”或“不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
(1)A实验中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其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散热.
(2)B实验中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是生成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导致质量偏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
(3)C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大的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过慢或止水夹没夹紧(答出一点即可).
(4)D实验分液漏斗里是NaOH溶液锥形瓶中是CO2,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当同学发现气球涨大认为反应发生,但桐桐认为还应该补充的对比实验是用等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和“<”填写空白.
(1)多数合金的熔点<各组分金属的熔点;
(2)含铁的质量分数:钢>生铁;
(3)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原高锰酸钾的质量;
(4)双氧水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催化产生的氧气量=不用二氧化锰催化产生的氧气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氧气被消耗,产生压强差. 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小于$\frac{1}{5}$的结果,请你分析可能原因之一是装置漏气.
(2)乙同学设计计出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燃白磷;(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
⑤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  a=10ml,则b=20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frac{1}{5}$.
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④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形成液封.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B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 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应该接触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D.加热试管时,试管底与酒精灯灯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此收集方法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2)利用上述装置制得氧气,在做铁丝燃烧实验失败了,可能是氧气不纯,造成氧气不纯的方面有①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②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
(3)制取氧气过程中造成了试管破裂,发生破裂的理由有试管口向上倾斜了或试管的外壁有水或用焰心加热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小华、小林和小军四位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B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小华同学用浓HCl(具有挥发性)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a(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氢气,他需要做的改动是将集气瓶口向下放置收集氢气,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4)小军也用A装置制取氧气,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由此可以得出,其它条件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浓度的关系是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