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这种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NaOH+H2↑+C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猜    想】一:可能含有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可能含有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可能有少量的氯化钠没有反应(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现象

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NaCl.
【交流与讨论 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
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Ⅱ.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呢?
【设计实验】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一】取烧碱样品20g,加足量稀盐酸,称量反应前后D装置的质量增重0.22g;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
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装置;
(3)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若没有E装置,则测得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二】取烧碱样品20g加水充分溶解,加足量AgNO3溶液和稀HNO3,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生成2.87g白色滤渣.
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

分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可能有碳酸钠;氯化钠可能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可能有氯化钠.加水溶解,试管外壁发热,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因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碳酸钠;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说明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钠;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

解答 解:【猜 想】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可能有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二:氯化钠可能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可能有氯化钠;故填:可能有少量的氯化钠没有反应;
【设计实验】
加水溶解,试管外壁发热,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因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碳酸钠;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说明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钠;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Na2CO3;白色沉淀;不正确;
Ⅱ.定量探究(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装置;故填: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装置;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若没有E装置,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使测得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填:除去水蒸气;偏大;
【实验二】设20g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0.22g
$\frac{106}{x}=\frac{44}{0.22g}$
x=0.53g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y          2.87g
$\frac{58.5}{y}=\frac{143.5}{2.87g}$
y=1.17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frac{20g-0.53g-1.17g}{20g}$×100%=91.5%
答: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1.5%.

点评 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既有物质性质的检验,又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本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碱的性质等知识来解决,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有H、O、C、Cl、Ca、Na六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2)写出食盐主要成分中的阳离子Na+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Ca(OH)2
(4)标出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NaHCO3)中碳元素化合价NaH$\stackrel{+4}{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制取C02气体并验证其性质,小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D(填装置字母代号).
(2)若用图1中的装置E、F、G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G中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小波同学是位善于动脑筋的学生,他将装置B进行了改进(如图2中I和Ⅱ).
装置I的主要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
用装置I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将其中的铜网换成铁网,产生的后果是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三,理由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AgNO3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1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把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硫酸钠也能够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按要求写出化学用语: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2)盐酸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H+
(3)造成温室效应的最简单有机物CH4
(4)配制波尔多液的盐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榨取果汁
B.
粉碎废纸
C.
沙里淘金
D.
燃放烟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下列对异常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部未放入少量水或细沙
B.加热碱式碳酸铜粉末时试管破裂--试管口未向上倾斜
C.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值偏大一pH试纸预先用水润湿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倒吸入试管--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制备和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你认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镁粉B.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银
C.滤液中一定有Mg2+D.滤液中一定有Ag+和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