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学完氧气的性质后,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取一瓶氧气,倒立过来后再拿走玻璃片,并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图A所示),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2)取另一瓶氧气,按图B的方式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也复燃了,且比A中更旺(旺/弱),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盛氧气瓶应瓶口向上(上/下)放置.

分析 根据氧气性质分析回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能支持燃烧.

解答 解:(1)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答案为:助燃;
(2)木条在B中比在A中旺更,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盛氧气的集气瓶瓶口应向上放置;故答案为: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上.

点评 了解氧气的性质并会结合题意分析回答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研究小组利用比较方法,探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是否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探究一: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如图1),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探究二:二氧化硫也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等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进行实验】该小组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试管中品红溶液变无色,再取该无色溶液加热,又变为红色,则请你分析其可能原因是不稳定的物质加热分解,无色溶液又变回红色的品红.
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4)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是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
512200.212511
3012200.21252
301240/125148
301290/12582
(1)通过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过氧化氢的浓度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答案意思合理即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最适合的条件是20℃时,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除了上述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请你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种类(其他合理也可).
设计方案:在相同温度、相同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的条件下,将表中序号①中的二氧化锰换成氧化铜(或红砖粉等)做实验与表中序号①比较.
(其他合理也可).
得出结论:如果收集等体积氧气所用时间不同,说明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食品包装袋上常有“开袋后请尽快食用”,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防止食品吸水变潮B.防止食品失水风干
C.防止食品因缓慢氧化而变质D.防止食品与氮气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应用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甲烷(CH4)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4)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将①C,②CO2,③Fe,④CuO,⑤盐酸,⑥石灰水,⑦H2SO4,⑧Na2CO3溶液8种物质的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右上图的圆圈内,使每个圆圈内的物质分别与其相邻的两种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1
(2)称取: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接下来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3)量取:量取水时,应选用量程为50mL(填“50”或“100”)的量筒.
(4)溶解: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5)转移:装瓶并贴上标签.该标签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6%的氯化钠溶液.
【反思评价】
经测定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可能的原因是AC.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量水时,俯视读数
C.指针偏左未调平就称量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是一瓶无色气体,你认为它可能是氧气,并在瓶中画出该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为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能体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事实是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3)若用如图3所示微观示意图表示图2发生的反应,应用③表示(在①至④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4)如图3中,过程①和②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要发生过程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