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 Fe B. Si C. Al D. O
C 【解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 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7:4
B 【解析】A、由图可知,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B、任何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前,共有4个氧气分子和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质量比是(2×28):(32×4)=7:16,故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大练习(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
N2(或氮气) SiO2 【解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O、Si,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 B.加热高锰酸钾 | C.硫燃烧 |
|
|
(1)A、B实验中数据变化关系与对应图像相符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2)A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3)C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火焰,生成______气味的无色气体,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B 过氧化氢 水+氧气 蓝 有刺激性 硫+氧气 二氧化硫 【解析】(1)A、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中,试管内的物质的总质量逐渐减小,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改变,错误;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前后锰元素都在固体物质中存在,所以锰元素的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H——表示三个氢元素
B. 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 Al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D. 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A 【解析】A. 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H——表示三个氢原子,错误;B. 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正确;C.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Al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正确;D.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前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 【解析】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无色液体和无色无味气体,描述现象不能说出物质的名称,错误;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错误;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错误;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定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 B.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
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 D.节日庆典时用氢气充灌气球
B 【解析】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医疗手术中的冷冻剂,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呼吸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氧气能供人呼吸是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来的,为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做电极材料,是利用的石墨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几种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是需要加热的固—液反应,发生装置选择正确;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飞溅物会炸裂瓶底,所以事先应在集气瓶底放一层沙或水,图中操作没有在集气瓶底放一层沙或水,错误;C、制取氧气的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炸裂瓶底,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军事上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 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化学原理相同
C. 用石蕊试纸测定橙汁的pH
D. 在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A 【解析】A、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军事上可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故A正确; B、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利用了石油中各组成成分的沸点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石蕊试纸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橙汁的pH可使用pH试纸,故C错误; D、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