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1)“知锈”:铁锈通常为_____色固体,其微观结构可用下图中的_____反映,区分铁和铁锈的简单物理方法是_____。
(2)“探锈”: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
| |||
立即观察 | 不生锈 | 不生锈 | 不生锈 |
1天后 | 不生锈 | 不生锈 | 不生锈 |
3天后 | 不生锈 | 不生锈 | 表面有锈迹 |
1周后 | 不生锈 | 不生锈 | 锈蚀明显 |
实验时,试管②中的蒸水必经过煮沸,主要目的是_____。对比表格中的试管_____(填编号),可知水是铁锈蚀的因素之一。
(3)“防锈”:很多学校在校门口摆放的铁质防冲撞栏防锈的方法是_____。
(4)“用锈”:某食品脱氧剂可迅速将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降到0.01%以下。该脱氧剂中除含有铁粉、活性炭、水等物质外,还含有能促进铁锈蚀的_____(填化学式)。
【答案】红棕 b 用磁铁靠近铁锈,铁锈不能被吸引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①③ 涂防锈漆 NaCl
【解析】
(1)“知锈”:铁锈的主要生成是氧化铁,通常为红棕色固体,铁锈疏松多孔,其微观结构可用下图中的b反映,区分铁和铁锈的简单物理方法是用磁铁靠近铁锈,铁锈不能被吸引。故填:红棕;b;用磁铁靠近铁锈,铁锈不能被吸引;
(2)实验时,试管②中的蒸水必经过煮沸,主要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对比表格中的试管①③,可知水是铁锈蚀的因素之一。故填: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①③;
(3)“防锈”:很多学校在校门口摆放的铁质防冲撞栏防锈的方法是:涂防锈漆。故填:涂防锈漆;
(4)“用锈”:某食品脱氧剂可迅速将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降到0.01%以下。该脱氧剂中除含有铁粉、活性炭、水等物质外,还含有能促进铁锈蚀的氯化钠。故填:NaC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固体______g。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填序号)。
项目 | 实验操作 | 目的分析 |
A |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 节约药品 |
B |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量 |
C |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 整洁美观 |
D |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简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准确读数 |
(2)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纳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烧杯中的溶液(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________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15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厚度堪比A4纸。含有、
、
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物 B. 、
、
中
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C. 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 D. 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制备化工原料KClO3,流程如下:
(资料)有关物质在20摄氏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 Ca(ClO3)2 | CaCl2 | KClO3 | KCl |
溶解度/g | 209.0 | 74.5 | 7.3 | 34.2 |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在实验室中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玻璃棒是作用是_____。
(2)反应1向石灰浆中通入Cl2,得到Ca(ClO3)2、CaCl2的混合溶液。化学方程式中Ca(ClO3)2与CaCl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5.写出此化学方程式_____。
(3)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填序号)。
A 适当加大通入Cl2的速率
B 充分搅拌浆料
C 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D 加热
(4)反应2为复分解反应,则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为CaCl2和_____(填化学式),你认为该反应能得到KClO3晶体的原因是_____。
(5)洗涤KClO3晶体时,可选用_____(填序号)。
A 饱和KCl溶液
B 饱和CaCl2溶液
C 饱和KCl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图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图2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 图3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 D. 图4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可以通过水分解获得。
(1)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装置如图所示,X管内气体为______,与Y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
(2)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选择图中粒子的模型,完成水分解的微观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铝制易拉罐:
(1)铝制易拉罐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铝制易拉罐表面喷漆的目的是_____。
(3)打开易拉罐会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瓶内压强_____,气体的溶解度_____。
(4)回收铝制易拉罐的好处是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起米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小南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他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小北同学用上述仪器组装设计了如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东提议,可将图中烧杯换成_____,(填仪器名称),就可测定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实验前,小北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并打开活塞滴水,观察集气瓶中左侧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