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与用途进行分析;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氯酸钾分解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据此解答;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确定收集装置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4)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验证的方法;
(5)根据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回答.
解答 解:(1)标号仪器分别为:a是试管,b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受热分解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度,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改变,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将装置A和C连接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认为是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所以,装置选用①、⑤;
(4)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的方法为: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5)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不好;
答案:(1)试管; 集气瓶;
(2)二氧化锰;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酒精灯
(3)BC;
(4)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5)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点评 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题型基础涉及面较广,重点是对相关的基础性知识进行的考查,对强化学生基础有一定帮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把硬水软化 | |
B. | 能杀菌消毒 | |
C. | 能得到纯净水 | |
D. | 活性炭主要起吸附异味、色素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 |
B. |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 |
C. | 放出H2的质量是A>B>C | |
D. | 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