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1河北)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_________。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教材化学书的封面,该图片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试回答:
(1)图1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它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解决这种环境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答一点)。
(2)人类对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认识有图2关系,图中化学名词②应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按如图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小明同学在室温下按照图甲所示,分别向盛有相等质量酒精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氧化钠在酒精中完全溶解,碳酸钠在酒精中溶解的很少,将所得的氢氧化钠酒精溶液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如图乙所示),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瓶中溶液变浑浊:塑料瓶____________,瓶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唐山路南区一模)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镁条(足量)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液面以上容积的70%。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
(2)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也能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反应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本实验能说明镁条一定与氮气发生了反应,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保定竞秀区模拟)在化学分组实验中,某同学无意中向2 mL 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小组同学非常感兴趣,想探究竟。
(提出问题)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
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 ________ | 猜想①不成立 |
乙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证明猜想①不成立: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验证他的设想。
丙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 mL 10%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5滴浓度为0.4%、0.5%、1%、2%、4%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如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0.4 | 几乎不浑浊 |
0.5 | 略有浑浊 |
1 | 明显浑浊 |
2 | 明显浑浊 |
4 | 明显浑浊 |
(解释与结论)(1)丙同学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解释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由上面实验可知,鉴别的药品不能使用氯化钙溶液,请你选择一种鉴别的试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法 | 操作过程 | 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法一 |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
方法二 |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稀硫酸 | ___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实验丙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乙中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
(3)写出丁实验中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丁中反应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吸,正确的操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