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红磷点燃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到什么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合理即可)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约占集气瓶容积的$\frac{1}{5}$由此得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广口瓶内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若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插入该广口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熄灭.
(3)写出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frac{1}{5}$的原因(写三条)

分析 (1)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回答;
(2)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合氮气的性质分析;
(3)根据测定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解:(1)在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开始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合理即可);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合理即可);
(2)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frac{1}{5}$,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反应完后冷却到室温,水会倒流进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能支持燃烧;故填:倒流,约占集气瓶容积的$\frac{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氮气;木条熄灭;
(3)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
②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
③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等;
故填: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量不足;③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属于常规性实验考查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建设美丽山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空气污染
C.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油炸食物不宜多吃.油炸薯条可能含有有毒物质丙烯酰胺,会损害身体健康.根据丙烯酰胺的化学式:${C}_{{3}_{{\;}^{\;}}}$H5ON,计算:(1)每个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0个.
    (2)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5:1:1.
    (3)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
    (4)丙烯酰胺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5)4.2g丙烯酰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红同学取一定量的镁条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发现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2g,求小红同学所取的镁条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
【进行实验】
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分析】
甲、乙、丙同学分别得出如下的结论:
甲同学:向B试管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固体为Na2CO3,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Na2CO3+2HCl=2NaCl+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同学: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丙同学:向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固体为NaOH和Na2CO3
【反思与评价】
丁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了正确的判断.
他认为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二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二正确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3)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戊同学说可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你同意(选填“同意”或“不同意”)戊同学的观点,理由是二氧化碳的体积会减少.
【实验反思】
戊同学又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K1和K3,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C中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是教材上部分实验的装置图:

(1)图一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判断和认识正确的是①②④⑥(填序号).
①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实验前应夹紧止水夹;③红磷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论;④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塞紧瓶塞:⑤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⑥反应结束后,应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2)图二实验中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3)图三实验试管甲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填名称),电解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图四实验中,通过增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天平达到平衡,然后将盐酸和碳酸钠粉末混合,充分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图示如下:

(1)请选用“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填写上图中的4个空白方框.
(2)现有8种物质:水、铁、氧气、汞、氯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钙、金刚石.
其中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为:铁、汞、金刚石;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氧气、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③④(填序号).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3)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图2中的丙(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CO2气体(HCl)        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干燥
B.Fe粉(Fe2O3)          通入足量一氧化碳气体加热后冷却
C.CaO(CaCO3)          将固体高温加热至质量恒定后冷却
D.KNO3溶液(K2SO4)     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