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悬浊液变澄清.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很少量稀盐酸时,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继续滴加稀盐酸,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NaCl、CaCl2(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NaCl、CaCl2、HCl(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2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请你再选取一种与上述实验不同方法来验证该猜想(写出所选试剂及相应的实验现象)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黄色.

分析 【观察与讨论1】根据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
【观察与讨论2】根据只有当稀盐酸足量时,碳酸钠溶液才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观察与讨论3】根据无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进行分析;
根据无论碳酸钠和稀盐酸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进行分析;
【猜想与假设】如果物质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时,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
如果稀盐酸过量时,废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氢;
如果稀盐酸不足,废液中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钙和氯化钠;
【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废液中溶质的组合情况;
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进行分析;

解答 解:【观察与讨论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悬浊液变澄清;
【观察与讨论2】盐酸足量,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乙同学实验时还应继续加入稀盐酸,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无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所以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化学式是CaCl2
无论碳酸钠和稀盐酸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
【猜想与假设】
如果物质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时,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所以猜想1:废液中含有CaCl2、NaCl两种溶质;
如果稀盐酸过量时,废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和氯化氢,所以猜想2:废液中含有CaCl2、NaCl、H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氢钠;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
【结论与反思】(1)由以上分析可知,猜想2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黄色,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观察与讨论1】悬浊液变澄清;
【观察与讨论2】继续滴加稀盐酸;
【猜想与假设】NaCl、CaCl2
NaCl、CaCl2、HCl;
【结论与反思】2,黄,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Al2O3
 (2)4个氧分子4O2
(3)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stackrel{-2}{O}$2;        
(4)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
(1)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7:1:12;
(2)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kg氮元素,则需要10kg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某些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铁架台; b酒精灯.
(2)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某同学用C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玻璃片没盖严,导致部分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合理说法均可).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图中A和C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03+2HCl=CaCl2+H2O+CO2↑.
(5)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或双氧水),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收集的装置是C(或E).
(6)实验室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高锰酸钾,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7)利用装置B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利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是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重庆市发生火灾6378起,死亡37人,伤28人.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各种情况中采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排气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逛商城时先看清消防安全通道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B.质量守恒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任何物理变化
C.金属资源越来越的少,我们应回收废弃金属,避免资源浪费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通过计算可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A、C的化学式AFe2O3,BFe;
(2)写出 ①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③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