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煤合成天然气(SNG)的工艺过程如图所示。

1)气化炉中生成的单质是_____

2)在气化炉中,煤炭中的碳发生了多个反应。

碳与氧气生成CO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碳与水反应生成了CO,同时还有一种产物是_____

3)经变换炉反应后,产物中CO2H2含量增加,CO含量降低,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4)合成天然气中的氢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_____

【答案】H2 化合反应 H2 CH /水蒸气

【解析】

在煤合成天然气(SNG)的工艺过程,往气化炉中加入煤炭,通入富氧空气、水蒸气,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在通入后续合成炉中,生成合成天然气甲烷。

1 气化炉中生成的物质由CO2COH2,其中属于单质的是H2

(2)①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的原理,故属于化合反应。

②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还剩余水中的氢元素,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构成氢分子,故另一种产物是氢气。

(3)变化炉中通入水蒸气后,继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因此其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C元素和H元素,其中C元素由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化合价升高,水中的氢反应后产生氢气,化合价降低。

(4)加入的原料有煤炭、富氧空气、水蒸气,其中只有水中含有氢元素,因此合成天然气中的氢元素来源于水蒸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KClO3和MnO2组成的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将13.0g该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加热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 B. 共生成3.2g氧气

C. 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2g D. 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0.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

1)醋酸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98g醋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图1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VaVb)约为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管中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用图2净化河水,活性炭起到___________和过滤作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水的三态变化,实现了_________,源源不断为地球上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1)电影《攀登者》生动地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其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因为氧气能_____

2)某种家用制氧机是通过分子筛直接将氮气和氧气分离,该过程属于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在使用氧气瓶、制氧机的过程中应远离易燃易爆物质,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数字序号)。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3)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

4)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红磷的量不足 B 点燃红磷,慢慢伸入瓶中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D 实验过程中未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5)若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目的的实验,选择物质的依据是_____

A 只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 B 与氧气反应后,不生成新的气态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B.PM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C.M点时,所得溶液中的pH7

D.N 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

(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l2NH4Cl等组成

(3)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ZnCl2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下图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溶液A中溶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反应。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ZnO与稀盐酸 B.ZnSO4溶液与BaCl2溶液

C.ZnCO3NaCl溶液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__________种溶质。

(3)若将6.5 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0.2 g(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取石灰石样品12g加入烧杯中,再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

8

4

2

2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计算第一次实验结束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