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泥沙 B 油脂 C 乙醇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填“甲”或“乙”)。
②将有t1℃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乙(填“<”、“=”或“>”)。
③在t2℃时,某同学向128.5g甲溶液中加入1.5g甲固体恰好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则原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C A 甲 > 22.2%
【解析】
(1)泥沙加入水中不溶于水,只能形成悬浊液,油脂加入水中不溶于水,只能形成乳浊液,乙醇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可以完全溶解,所以能得到溶液。故填:C;
(2)烧碱加入水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加入水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故填:A;
(3)①由图像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甲,故填:甲;
②由图像知在t1℃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当由t1℃升温至t2℃后,甲的溶解度升高,乙的溶解度减小,所以甲的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溶解度变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故填:>;
③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所以此时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8.5g甲溶液中加入1.5g甲固体恰好得到t2℃时甲的饱和溶液,所以设原溶液中有溶质甲的质量为x,则,x=28.5g,
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2.2%,故填:22.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化学性质是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
(2)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3)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4)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
(2)钠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钠元素与氟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下同)_______;收集装置可用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装置组合为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4)实验室常用锌(固体)与硫酸(液体)来制取氢气(H2)气体,并产生硫酸锌。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制取氢气时,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气体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_____(填“左高右低”
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_____。
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
步骤2:为进一步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面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现象 |
(1)将步骤1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 |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白色固体中含有_____ |
(2)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_____。 | 有气泡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①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金饰品 B 铁锅 C 铜导线
②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向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④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
⑤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3500t含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里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4)熄灭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时的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
(2)t2℃时,将70g乙的饱和溶液与30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4)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D.打开弹簧夹,最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