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和E都是常见的黑色粉末,A、B、H中含有同一元素,银白色金属D能发生如图转化:
(1)则A是
 
,D是
 
,F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H:
 
;H+E→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常见的黑色粉末有碳、氧化铜、铁、二氧化锰等,A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且生成物还会和A反应,可以确定A就一定是碳,B就是二氧化碳,H就是一氧化碳,D是银白色金属,且在氧气中会燃烧生成E,E和一氧化碳的反应条件是高温,生成D,可以知道D就是铁,E是四氧化三铁,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常见的黑色粉末有碳、氧化铜、铁、二氧化锰等,A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且生成物还会和A反应,可以确定A就一定是碳,B就是二氧化碳,H就是一氧化碳,D是银白色金属,且在氧气中会燃烧生成E,E和一氧化碳的反应条件是高温,生成D,可以知道D就是铁,E是四氧化三铁,因此:
(1)A是碳,D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C;Fe;Fe3O4
(2)A+B→H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
 高温 
.
 
2CO;
H+E→D是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4CO+Fe3O4
 高温 
.
 
3Fe+4CO2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根据反应的特点及题目给出的信息,分析满足条件的反应得出结论即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试管的中.
(1)可观察到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加热一会后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4)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金属活动性:铁
 
(填“>”或“<”)锰
除了比较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5)将盛有等质量、等浓度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
 
的一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3)t2℃时,将16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00g 30%的食盐溶液稀释到15%,需要加水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40℃时,把4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欲将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取甲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该方法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如果在上述的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未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本课题后,我小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碱式碳酸铜真空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有关碱式碳酸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属化合物
C、其分子中一定含有C、H、O、Cu四种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