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Na;图2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7.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3个氟原子3f;钠离子Na+
(3)钠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分析 (1)依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根据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2)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解答;
(3)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进行解答.

解答 解:(1)依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Na;
根据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图2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7;
(2)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 个氟原子表示为:3F;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因此钠离子表示为:Na+
(3)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1)Na;7;
(2)3F;Na+
(3)金属.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与应用,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钠元素、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第一电子层有1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一些不法厂家以淀粉、白糖等廉价原料生产蛋白质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将被逐步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丙氨酸(化学式C3H7O2N)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丙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③.
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②碳、氢、氧、氮的质量比为3:7:2:1
③每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为13           
④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2)淀粉在人体中将被逐步消化成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葡萄糖再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s)+6O2(g)→6CO2(g)+6H2O
(3)淀粉、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液中的酶帮助进行的(酶是能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的工作需要适宜的PH,下表为某些器官中消化液的近似pH:
器官口腔小肠
消化液的pH6.6~7.17.6~8.00.9~1.5
已知帮助淀粉、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酶分别在接近中性和较强酸性的环境中工作效率最高,那么淀粉、蛋白质被食用后分别是在人体的口腔和胃中开始初步消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像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而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沼气含有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的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
(1)这种气体在水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理由是从水逸出,所以可采用图甲所示的法收集.由于瓶口过小,收集速度太慢,在不换瓶的情况下,我们只需选用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器,就可以将收集的速度大大提高,这种仪器是漏斗;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A(填“A”或“B”)导管.
(3)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吸收水分)(以上两步,能吸收的气体均完全被吸收),再通入纯氧气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是一定有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能有氮气和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汽油溶解油污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洗涤剂乳化油污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配制250千克16%的食盐溶液,需加水多少千克,食盐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默写1至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钠、Mg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比水的密度小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填“a”、“b”或“c”).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B.皮肤上溅到较多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C.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D.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平天平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