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一定条件下生锈,生锈后固体质量大于生锈前铁丝的质量

B.在点燃条件下,1g氢气与9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10g

C.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等于分解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答案】A

【解析】

A、铁丝在一定条件下生锈,是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变化,生锈后固体质量大于生锈前铁丝的质量;故选项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432=18,因此1g氢气与9g氧气(氧气过量)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9g;故选项错误;

C、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小于分解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因为生产物水中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B中的①仪器名称: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用装置C收集氧气,理由是_____

3)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灯泡中的金属材料是钨,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183.3g

C.中子数为74

D.质子数为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为此,他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字母代号)。

2)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实验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酸钾常用于制造火柴盒烟花等。工业上通过如图 1 所示转化可制得氯酸钾晶体。结合图2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

180℃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720,该溶液是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40℃,氯化钾溶解度为 40g,要配置 70g 该温度的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钾_____g _____g

310℃时,如图中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_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反应②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

6)生成过程中,溶液 A 可循环利用,其优点是_____(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提示:铜灼烧后的固体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含铜废料灼烧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过滤时液面应_______(高于低于”)滤纸边缘,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II中,铁与过滤I得到滤液发生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固体物质Y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微观示意图回答。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O2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C. 34份质量的H2O2参加反应时,生成32份质量的O2

D. 反应物中的氧元素,在反应后完全转移到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和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教材很多实验都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继续分类:

1)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包含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稀硫酸与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面浓硫酸因其有很强的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同时生成一种气体污染物和硫酸盐。请写出浓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由此可知:溶液______________不同,化学性质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外小组的同学如下图进行实验。

1)实验1: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火焰接触的部分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_____

2)实验2: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

3)实验3: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后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白烟能够燃烧具备的条件是_____

4)实验4:该实验说明镁具有的性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