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除去水中的异味,常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3)高层建筑失火,常用水灭火,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煮沸 吸附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氢原子、氧原子 【解析】(1)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进行解答;(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解答;(3)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4)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进行解答。(1)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2)根为除去水中的异味,常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3)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4)原子是化学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3H; ②Fe3+; ③; ④SO3

A. 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B. ②中数字“3”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C. ③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D. ④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A 【解析】试题分析∶A.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故A正确。B.②中数字“3”表示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C错误。D.④表示一个SO3分子中含有三个O原子,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磷元素是_________ (3)2个氮原子是_________

(4)3个水分子是________ (5)钠离子是__________

O P 2N 3H2O Na+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O;(2)磷元素是符号为:P;(3)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水分子可表示为:3H2O;(5)根据离子的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78% 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A 【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78% 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选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1)先称量5g粗盐,量取10mL水。然后将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粗盐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称量剩余粗盐质量为1g;将浑浊液过滤,蒸发,得到3.4g精盐。

(2)根据(1)的数据,下列计算产率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不会对质量分数造成影响的是____;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

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

玻璃棒 C CD 【解析】(1)玻璃棒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2)产率=精盐质量÷溶解的粗盐质量; (3)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会导致称量的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不影响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 过滤后滤液为无色 B.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

C. 反应过程中,溶液里BaCl2、NaOH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D.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CO2+H2O=BaCO3↓+2HCl

D 【解析】A、因为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使酚酞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碱性会减弱或消失,所以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变为无色,正确;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最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正确;C、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再与氯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变质 B. 煤炭燃烧 C. 酒精挥发 D. 燃放鞭炮

C 【解析】A、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燃放鞭炮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B.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C. 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D 【解析】A、空气中的CO2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B、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错误;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差,错误;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镁属于金属元素

B.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 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D.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 【解析】A、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C、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