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5年4月10日,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汤勺 B.塑料玩具 C.羊毛围巾 D.纯棉T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氮气_____

(2)硫的+4价氧化物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废弃的铝制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 化合物

B. 金属或合金

C. 氧化物

D. 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大巷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_中,理由是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大巷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

A. 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 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 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 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大巷乡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

D. 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鸡蛋清中蛋白质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山心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为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1。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答案】(1);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2)过滤;(3)乙;(4)AC;

【解析】

试题(1)由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与酸不反应,反应物是锌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锌和氢气,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2)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先进行过滤,得到带有硫酸锌溶液的铜,再进行洗涤除去表面的硫酸锌,再进行干燥除去水即可;(3)根据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需要知道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而题中没有告知;(4)由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时,放出热量,如果没等冷却到室温,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可知进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多,再就是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计算的结果就偏大;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实验误差分析;

点评: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和稀盐酸或者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排中氢之后的金属和稀盐酸或者稀硫酸不生成氢气;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都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实验结果的评价,要知道锌与硫酸反应放出热量,会造成相应的误差,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进行观察和计算。

【题型】实验题
【结束】
30

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山心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 t2℃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 g

D. 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蒸发 B. 冰雪融化 C. 动植物的腐败 D. 山体滑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