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氧化铁能溶于盐酸中.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9.0g氧化铁和1.2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后,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木炭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 气体;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
(2)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只含有铁; 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猜想3:含有 ; 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
该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后,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 .若剩余固体质量为6.6g,则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 、剩余固体成分的质量是 .
【答案】(1)CO和CO2;处理尾气;
Ca(OH)2+CO2═CaCO3↓+H2O;
排净装置内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2)铁和氧化铁;2和4;Fe,6.6g.
【解析】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说明此反应一定生成了CO和CO2气体;因CO有毒,所以要在E处用酒精灯处理尾气;B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为防止装置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要先通一会性质稳定的氮气.
(2)【提出猜想】还可能含有铁和氧化铁;因为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说明剩余固体中不可能含有木炭,所以猜想2和4不成立;
设9.0g氧化铁能完全反应木炭的质量为x.
2Fe2O3+3C4Fe+3CO2↑
320 36
9 X
X=1.01g
因加入的木炭是1.2g,所以氧化铁完全反应,剩余的固体6.6g全部是Fe.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医疗急救
B.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
C.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潮解,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不可再生能源
C.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D.水灭火的原理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淄博市政府围绕“城市水资源管理”这一主题,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生态淄博、美丽淄博。以下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建设海绵城市减少水的流失 B. 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C. 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D. 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①FeO名称:____ ;
②Mg2+中2表示的意义: ;
③2Hg表示的意义:____ 。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C2H5OH +4X +6H2SO4=2Cr2(SO4)3 +2CO2↑+9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 。
(4)已知:甲+乙_丙+丁。
①若反应物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盐酸、③液氧、④氧化钙、⑤氢氧化钾、⑥纯碱、⑦红磷、⑧黄铜。其中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③⑦⑧ B.氧化物①④ C.碱⑤⑥ D.混合物只有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