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主要操作

A

KNO3溶液(NaCl)

AgNO3溶液

过滤

B

MnO2(KCl)

H2O

溶解、过滤

C

CaO(CaCO3)

——

高温煅烧

D

CO2(CO)

O2

点燃

A. A B. B C. C D. D

BC 【解析】A、NaCl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转化为氧化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邹城市四校2018届九年级3月学情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有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表1为相同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AgCl(白)

Ag2S(黑)

CaSO4(白)

Ca(OH)2(白)

溶解度/克

1.5×lO-4

1.3×lO-6

O.2

O.165

物质

Ca(HCO3)2 (白)

CaCO3(白)

NH4HC03

(NH4)2S04

溶解度/克

O.166

0.00l5

21

75.4

(1)生成硫酸铵化肥的方法之一是:把石膏粉(CaSO4)悬浮于水中,不断通入氨气并再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而得到硫酸铵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 +2NH3 +CO2 +_______==CaCO3↓+(NH4)2SO4(请写出横线上的化学式)

(2)若在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H2O AgC l白色固体表面变黑 【解析】(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4 +2NH3 +CO2 + H2O==CaCO3↓+(NH4)2SO4 (2)因为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往往有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所以在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入硫化钠溶液,AgCl沉淀转化为更难溶解的硫化银沉淀,发生化学反应,2AgCl+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心城区六校联盟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分别把X、Y、Z三种金属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无明显变化,Y表面无明显变化,Z溶解且表面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最终为无色。请回答:

(1)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上述三种金属中最活泼是______;

(2)Z与硫酸反应后,生成物中Z显+3价,写出Z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金属的化学式用Z表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把X、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Y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3)通过上述实验事实得出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小组同学继续对“Z和硫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质量、形状相同的Z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温度

Z消失的时间/S

3

20

500

6

20

300

6

30

80

(4)由实验可知Z和硫酸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硫酸的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除了用Z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速率的快慢外,请你提出另一种能准确衡量反应快慢的方法或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 2Z+3H2SO4==Z2(SO4)3+3H2↑ Z>X>Y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①② 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 【解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表,结合实验的现象:X、Y不不与硫酸反应,Z与硫酸反应,最活泼的是Z;(2)Z与硫酸反应后,生成+3价金属离子,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再写出方程式:2Z+3H2SO4=Z2(SO4)3+3H2↑;(3)根据实验的现象,X比银活泼,银比Y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心城区六校联盟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二氧化碳是实验室经常制备的一种气体,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那么,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某小组同学对该气体做了如下探究:

资料: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

【设计实验】

(1)实验一:图1中滴加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待生成的二氧化碳将锥形瓶中空气排尽时,连接a和b。检验锥形瓶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

(2)实验二:待乙瓶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关闭乙瓶左、右的弹簧夹;测得丙瓶中溶液的pH=6.5;充分震荡乙瓶后,测得其溶液的pH=5.6。分析可知,丙瓶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瓶中液体的体积。实验中,甲瓶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若没有该装置,则乙瓶中测出的溶液pH 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实验三:图3是用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的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关系图,由实验一、二、三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措施是____。(写一条即可)

分液漏斗 略 用燃着的木条置于导管a出口,木条熄灭,则已排尽空气 小于 除去HCl气体 偏小 能 升高水温 或 用CO2饱和水溶液(合理即可) 【解析】(1)滴加稀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置于导管a出口,木条熄灭,则已排尽空气;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单中心铁”可作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7/6/6/1702992527302656/1705087062491136/STEM/4144230418c3411da58a061e73241c71.png]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C. 图中涉及三种化合物 D. “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C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H4,生成物是C2H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 C2H4+2H2; A、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B、观察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说法正确; C、反应中涉及两种化合物(CH4和C2H4),一种单质(H2),故说法错误; D、“单中心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制备氟化镁(MgF2)时有如下反应:X + 6HF = H2SiF6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SiF4 B. SiH4 C. SiHF3 D. SiO2

D 【解析】在反应X+6HF=H2SiF6+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除X外有6个氢原子、6个氟原子,反应后有1个硅原子、6个氟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即X中含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3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分解的实验探究。

【猜 想】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会产生CO、CO2和H2O三种气体。

【实验方案】按照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

【问题讨论】(1)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鼓入一段时间的N2,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__;

(2)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结果分析】(4)定性分析:

①试管D中出现浑浊,证明产物中有_____存在;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

②小明认为应增加H装置,则H装置应放在____两个装置之间,若观察到____,则证明有水生成;

(5)定量分析(假定每一步反应进行完全):取3.6g样品进行上述实验,测得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残余1.44g黑色固体FeO,装置F中硬质玻璃管固体质量减轻0.32g,则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分解得到的CO2的质量为______。

【反思评价】(6)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_____;

(7)文献显示,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oC时,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根据图像,若有3.6gFeC2O4•2H2O在敞口环境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1.60g,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由此,你认为进行该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CO2等对实验造成干扰 吸收CO2,防止对CO的检验形成干扰 吸收水蒸气(或干燥CO气体) CO2 D中石灰水不变浑浊,G中石灰水变浑浊(或黑色固体变红) AB 无水硫酸铜变蓝 0.88g 没有处理尾气 FeC2O4•2H2OFeO+CO↑+CO2↑+2H2O↑ Fe2O3 FeC2O4•2H2O分解实验应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因为FeO易被氧化等 【解析】本题在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可以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用风能或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 玻璃和玻璃钢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同施用 D. 大力研发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

B 【解析】A. 用风能或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B、玻璃属于无机材料,玻璃钢属于有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C、氨态氮肥遇到碱性的物质易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正确; D、大力研发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