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 B. |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 C. |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
| D. |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
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
分析: | 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 |
解答: | 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正确;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评: |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灭火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甜蜜素(C6H12NS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甜蜜素是一种混合物 | B. | 甜蜜素由五种元素组成 |
| C. | 1个 甜蜜素分子含21个原子 | D. | 甜蜜素是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小芳和小霞三位同学在一起来探究蜡烛燃烧的现象时,他们将一根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小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小霞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起冷凝作用),然后在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4)【现象与结论】
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
如果小霞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还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式为C2H4,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请根据所给乙烯的化学式,写出其表示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①
②
(2)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在生产、运输、贮存乙烯时应注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甲醚燃料具有高效率和低污染的优点。现在我国部分城市已开始使用二甲醚作为公交车的燃料。二甲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bOd(二甲醚)+3O22CO2+3H2O
请通过计算回答:
(1)a= ;b= ;d= 。
(2)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
| B. | 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
| C. | 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 D. | 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填字母).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
A. 厨房中因煤气泄漏遇火而发生爆炸
B. 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C. 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D. 煤矿井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瓦斯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