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而只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碳酸钙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 碳 + 氧气二氧化碳
C. 甲烷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D. 碳酸水 + 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五四学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遵循自下而上,先左后右的原则;
B.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为获得最佳实验效果,要尽可能多地添加实验药品;
C.振荡试管内溶液时,用手腕力量摆动,不可上下颠动,以防液体溅出;
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E.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F.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
(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42.8g碘酸钾中含碘元素多少克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核电荷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45 B. 质子数为94 C. 核外电子数为94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
①加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收集氧气④熄灭酒精灯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中取出,用序号写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若在此装置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还可以用另一种药品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4)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此装置与A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
(5)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从A-F中选择), 收集好的氧气盖好玻璃片,然后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检验氧气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进;(选“d”或“e”)
(6)装置D或E中导管口都要接近瓶底,其目的是______;若用方法F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当观察到________时,表明气体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氧化汞汞+氧气 B. 镁+氧气
氧化镁
C. 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 碳+氧气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两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丁物质的分子是由 构成的。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属于化合反应 B.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4)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