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分析 A、根据分子、原子的构成分析判断;
B、根据碱、有机物的组成分析;
C、根据纯净物的构成;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和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不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A错误.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B正确.
C、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有的由同种原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误.
D、冷却热饱和溶液不一定会有晶体析出,若物质的溶解度水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不一定会燃烧,还需与氧气接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准确理解化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可降解塑料是指自然界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的塑料.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B.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D.便于加工塑料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2)经百度可知,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的碱性越强.某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请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frac{\underline{\;\;△\;\;}}{\;}$Mg(OH)2↓+H2↑;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温度;
(4)根据以上信息,若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体产生,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汗水中的某种物质有咸味,该物质是由Na+、Cl-(填粒子符号)构成的.
(2)①下面如图1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处应填入的粒子符号是OH-

②图2描述的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图曲线,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
(3)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有沉淀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仍为红色.由实验现象可推断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OH、Na2CO3 (写化学式),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 (写化学式).
(4)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④过滤,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Ⅰ) 操作②和操作③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
(Ⅱ) 操作⑤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5)食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食用纯碱样品2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6.6g气体.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可以利用制得的纯净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全套装置可从下图中提供的仪器,进行组成.(提示:浓硫酸、氧化钙、碱石灰(CaO+NaOH)都有吸水性,常作干燥剂).

(1)写出全套装置的连接口顺序:a→b→c→h→i→e→d→f→g.
(2)实验时,E处加热与制氧先后顺序是先制氧气,赶尽空气,再加热E处,这样操作的目的是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受热爆炸.
(3)完全反应后其实实验测定的数据表在下表;
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
氧化铜+玻璃管85.679.2
装置C140.0147.2
根据实验数据填空,生成水的质量是7.2g;还原氧化铜的氢气质量是0.8g
(4)如果全套装置右末端没有D;会使测定的氢、氧质量比偏大(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药品
C.
滴加液体
D.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以保存长时间的原因是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一氧化碳的用途十分广泛,其主要的用途是可以作为气体燃料,在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图1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D(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是取待测液体少许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4)甲烷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5)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CO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通CO2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反应: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
①请描述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②请计算通CO2气体前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中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高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纯碱样品12.5g,加入15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为158.1g.计算:
(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