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温度不变,向一瓶饱和KNO3溶液中再加入一块KNO3的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质量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晶体质量减少D.KNO3溶质的溶解度改变

分析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则在一瓶KNO3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该溶质晶体,硝酸钾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在一瓶KNO3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该溶质晶体,该晶体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的质量不变,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晶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在一瓶KNO3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该溶质晶体,该晶体不能继续溶解,则晶体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增大,故选项错误.
C、在一瓶KNO3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该溶质晶体,该晶体不能继续溶解,则晶体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D、在一瓶KNO3的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该晶体的溶解度改变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概念、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了B.乙、丁可能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D.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和三种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化学与环境
N2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
O2支持燃烧-可做火箭燃料
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C、日常生活经验D、元素与人体健康
鉴别羊毛、棉线-点燃嗅闻气味
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缺碘-易引起贫血
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E、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都是维系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F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3)反应④会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甲、乙两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填字母).
A.甲城市受酸雨的影响较严重
B.pH小于6的降雨称为酸雨
C.煤的大量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3)二氧化氮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硝酸型酸雨,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NH3•H2O.“碱雨”中的碱和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可用作氮肥的铵盐,其化学式为NH4NO3
(4)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通过该反应可以将氨气转化.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27:14(写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用(  )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AgNO3溶液D.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C.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D.澄清石灰水加热会出现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火的控制与使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B.进入煤矿时不用火把照明,可用矿井专用手电筒照明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现场
D.用扇子扇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