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0.1mol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称得滤渣的质量为2.5g.
(2)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63.2%.
(3)列式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1)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3)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物质的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是2.5g;
(2)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55}{55+16×2}$×100%=63.2%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1mol×32g/mol=3.2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68                             32
x                             3.2g
$\frac{68}{x}$=$\frac{32}{3.2g}$
解得:x=6.8g
原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6.8g}{100g}$×100%=6.8%
答:原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6.8%.
故答案为:(1)2.5g;
(2)63.2%;
(3)6.8%.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木炭、磷、硫、铁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请你归纳出它们的两个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反应都需要点燃;其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预先在瓶底装少量水或细沙,否则会造成集气瓶底炸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3Fe+2O2 $\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t2℃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使其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一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2℃时,A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二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b.
(3)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通入氧气;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B.把湿的衣服晒干
C.把石蜡加热熔化D.把棉线织成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化学用语填空:
水:H2O   
高锰酸钾:KMnO4
2个镁离子:2Mg2+   
2个钠离子:2Na+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
(2)A、F组合制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当观察到装置F中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3)用C、D组合制取CO2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4)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5)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c→d→b→a→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装置中的倒扣漏斗的作用是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因此用水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D(选填装置编号).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促使氨水挥发、分解而得到氨气,生石灰与水反应,减少了溶剂.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E (选填装置编号)中加入碱石灰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
(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在制取氮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铜和氧化铜可循环使用,节省试剂.
(5)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左右.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方法二制得的氮气中含有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比氮气大的稀有气体,导致密度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图中都是初中化学常接触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关系.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乙是气体单质,E、F、丙为黑色固体.(注: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省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CO;G:CaCO3;乙:H2
(2)写出图中有编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②: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若丁是红色固体,则反应③:Fe+CuSO4═Cu+FeSO4
(3)图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