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上述途径中,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是(填编号)CDE.写出其中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反应的表达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填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代号).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比较好的方法是用E.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水进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4)实验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5)检查你所设计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分析 (1)根据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解答;
(2)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根据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化学方反应的表达式即可;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确定反应类型即可;
(3)根据氧气制取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4)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5)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 解:(1)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上述途径中,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加热分解氯酸钾;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分别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这两个反应中,反应物都是一种,生成物分别是三种和两种,都属于分解反应.
故填:CDE;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水进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故填:A;E;水进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4)实验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该装置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处向外逸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
(5)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向一支盛少量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某固体物质,盖上玻璃片,观察到玻璃片下面有大量水珠,则加入的物质是(  )
A.干冰B.硝酸铵固体C.D.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已知:A是红色粉末,B、C是氧化物,D、I是常见金属,E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分析并完成:
(1)气体C的化学式是H2
(2)写出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Cl2+Fe═Cu+FeCl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3)②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B(填序号)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从图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到结论正确的是B.
A.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
(2)小美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Na+C12$\frac{\underline{\;点燃\;}}{\;}$2NaCl (2)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②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燃烧都要放热,其中正确的是D.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3)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森林失火,向逆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C.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避免吸入浓烟
D.大楼里着火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子逃出火灾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出现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溅落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为了探究这液体是何种物质,他做了如下实验:把这种液体编号为A,加热液体A,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常温下往A中加入黑色固体C,稍微振荡,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D,且C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A过氧化氢溶液;B氧气;C二氧化锰;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
B.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现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可以在A元素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试确立(用元素符号表示),A是O,B是N,C是S,C元素的单质在A元素的单质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填化学式),除该气体外,CO和NO2(填化学式)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写出下列粒子(或物质)的符号及所标示符号的意义
(1)氖气Ne;
(2)三个铁离子3Fe3+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Al}$2O3
(4)FeSO4硫酸亚铁;
(5)Mg2+一个镁离子
(6)CO32-一个碳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