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监测某厂污水中有毒金属离子含量,需配制100克11%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按如图所示步骤顺序操作.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的是AB(用序号填充).操作错误应纠正为A处左码右物;B处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上述错误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1%.(填“大于”、“等于”、“小于”或“不确定”)
(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
(3)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CE(填字母).
A.称量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盘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时平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
D.量筒内的水没有全部倒入烧杯中
E.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分析 (1)分析操作,判断存在错误的操作及所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
(2)根据玻璃棒在操作中的作用解答;
(3)对操作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判断对溶液质量分数不会造成影响的操作.

解答 解:(1)根据使用天平的原则,左物右码,图中左码右物,量筒的读数方法错误,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称量操作A中,砝码与药品放错位置,会使所称得的固体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溶质质量;量取溶剂水的B操作中,仰视读数,会使所量取的溶剂水的体积大于所读取的体积数,造成所取溶剂水的量大于配制所需要溶剂的量;通过这些操作所配制的溶液因溶质偏少、溶剂偏多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所要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11%;
(2)操作E为溶解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以加快固体的溶解;
故答案为:搅拌,加快溶解;
(3)A、砝码与药品放错托盘会使所称取固体溶质质量偏小,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烧杯未干燥,杯壁有水,使得溶剂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量取时平视凹液面最低处,所量取的溶剂恰好为所需要水的量,对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影响;
D、溶解时有水溅出而使溶剂量偏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E、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由于溶液已配制完成,因此对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只是所得溶液的量偏少;
故选CE.
答案:
(1)AB;A处左码右物;B处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小于;
(2)搅拌,加快溶解;
(3)CE.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固体溶质量偏大与液体溶剂量偏小;反之亦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制成冰雕B.钨丝灯泡发光放热
C.泥土烧成瓷器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6B.它是金属元素
C.核内质子数是32D.相对原子质量是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葡萄糖由3种元素组成,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2:1;1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24个原子;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葡萄糖的摩尔质量是180g/mol0.5mol葡萄糖的质量为9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①④都属于离子,都是稳定结构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分别通常显+1和+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仿照示例,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示例;“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可以写成“HgO$\stackrel{加热}{→}$Hg+O2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stackrel{点燃}{→}$MgO.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KMnO4$\stackrel{△}{→}$K2MnO4+MnO2+O2
(3)电解水:H2O$\stackrel{通电}{→}$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有关机构于2005年2月18日发出警告:“苏丹红一号”可能致癌.已知“苏丹红一号”是系列染料之一,其化学式为C16H12N2O.
(1)“苏丹红一号”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每个“苏丹红一号”的分子中共有31个原子;
(2)“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8;
(3)“苏丹红一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O=48:3:7:4;
(4)“苏丹红一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4%(下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校的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目前市面上买的“发热贴”进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发热贴是否真的只能与氧气反应发热,在缺氧的环境下(只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不能放热.
上网查找的资料:“发热贴”主要成分为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发热贴”可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进行如下设计:
(1)制取气体:用如图装置分别制取两瓶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其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
静置,观察到水柱液面高度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收集两瓶干燥的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时,下列的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BC.
A、先往长颈漏斗里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在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
B、实验时,若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可观察到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D、实验完毕,把瓶中废液和MnO2直接倒掉,清洗装置.
(2)对比实验,探究发热贴在两种气体的放热情况:
取两包新买的发热贴,分别放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中,然后放入温度计(填一种仪器名称),观察瓶中的温度变化,并进行并记录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发热贴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并发热,在缺氧的环境中则不能发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