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判断酸、碱、盐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反应物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的另外两种化合物中有一种是气体或沉淀或水,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分析 根据已有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故答案为:互相交换;沉淀.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可正确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炎热的夏季是“登革热(dengue fever)”的高发期,防止蚊虫滋生、预防蚊虫叮咬成为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已知蚁酸(甲酸)在浓硫酸及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图中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填现象)说明甲酸分解生成了CO;此装置的优点有:药品用量少;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尾气加热,不污染环境(写一个)
(3)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AC
A.稀氨水  B.食醋   C.苏打水   D.食盐水   E.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CH4•xH2O)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H2O分子,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CH4分子,2个笼填充H2O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
C.可燃冰完全燃烧时反应方程式:CH4•xH2O+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xH2O
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兴奋剂检测是奥运会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验.某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则下列关于该兴奋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奋剂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该兴奋剂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C.该兴奋剂属于有机化合物
D.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
ANaCl(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B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CaO(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首经典老歌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首歌唱出了以前大气的真容;而现如今的大气只能这样唱到“灰黑的天上,雾霾飘”.大气污染已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请你从三个方面谈谈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铁、铜、银、锌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能制成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2)若要验证Cu、Ag、Fe的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组是C(填序号)
A、Fe、Cu、Ag、稀硫酸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3)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a(填“a”或“b”).
②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硫酸(填化学式)有剩余.
③若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铁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老师在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堂演示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但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实验操作】
用胶头滴管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并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
【实验现象】
溶液中冒气泡,且溶液从下至上依次呈现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粉红、深红色等,宛若彩虹、非常美丽.
【提出问题1】:
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里呈现多彩的颜色
【小组讨论】
男生组代表: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紫甘蓝汁液的浓度不同.
女生组代表:是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的酸碱度(pH)不同.
【查阅资料】:中性溶液中紫甘蓝汁为紫色
【实验验证】
老师在一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新配制的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及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同时用传感器测出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溶液pH及颜色的变化图
【实验结论】读图可知(1)女生组的讨论是正确的;
【拓展延伸】
1、作为酸碱指示剂,紫甘蓝汁液与石蕊试液相比,优点明显,它既能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显示溶液(2)酸碱度;
2、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3)紫色,当溶液呈绿色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4)NaOH、NaCl;
【提出问题2】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
【小组讨论】
男生组代表:该溶液没有变质     女生组代表:该溶液全部变质
我的观点:(5)该溶液部分变质;
【观点分析】:依据老师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确定(6)男生组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BaCl2+Na2CO3═BaCO3↓+2NaCl.
【我的实验】
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滴入足量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几滴紫甘蓝汁液,溶液显黄色.因此,这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质成分是(7)NaOH和Na2CO3
【评价反思】
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8)稍后(填“立即”或“稍后”)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也得出与我相同的结论,并写出出现气泡的化学方程式(9)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B完全反应生成57gC和1gD,若B的化学式量为98,则A的化学式量(也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B.27C.44D.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