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加过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2)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内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完成下表:
/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时的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5mL木条燃烧更旺
负极端玻璃管10mL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CO+3H2.若用该方法制取150kg氢气,消耗甲烷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1)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特性分析回答;
(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制取氢气的反应,由氢气的质量求出甲烷的质量.

解答 解:(1)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加快沉降.所以过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2)由于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二者的体积比是1:2,所以,填表如下:

/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时的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5mL木条燃烧更旺
负极端玻璃管10mL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设消耗甲烷的质量为x
CH4+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CO+3H2
16                   6
x                   150kg
$\frac{16}{6}$=$\frac{x}{150kg}$   解得:x=400kg 
故答为:(1)加过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2)见下表:
气体体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时的现象
5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消耗甲烷的质量是400k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组成即根据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面粉B.氯化铜C.食盐D.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就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aCO3
(2)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时,应注意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写出一点即可)
(3)工业冶炼镁常用电解MgCl2的方法,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反应类型).
(4)写出第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CaO+H2O═Ca(OH)2、③Mg(OH)2+2HCl═Mg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A2(填序号).当产生的气体从B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C中液面下降,溶液被压入D中、溶液进入D中,D中固体逐渐减少,有无色气泡产生;
(3)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解离出氢离子,使石蕊变红,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并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BD(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徳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B.发现了新元素
C.改进了纯碱的生产D.发明了湿法冶金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pH试纸测定本地雨水(或自来水)的酸碱度,得到它的pH<7,然后将它们加热煮沸、冷却后,测得其pH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使用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A(填选项字母),选择依据是固体加热产生气体(或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该反应的序号方程式为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若用C装置,氧气应从a(填a或b)端通入;
(4)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气体应先通过的是D(填D或E)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水、空气、煤都是混合物B.石墨、盐水、铅、人体是导体
C.沥青、食盐、铁、冰都是晶体D.硝酸钾、氯化钾、磷酸钾都是钾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