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
(2)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萨罗(Salol)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其中y=_____。
(4)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②若一定量的A和64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和36gD,则A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氯化钠 26 5:24 17 B CD CH4
【解析】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氯化钠是由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2)由分子模型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0O3;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萨罗(Salol)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16×3)=5:24
(3)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表示第二程电子数,x=8,该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中y=2+8+7=17;
(4)①B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气体、D表示水,属于单质的是B氧气(只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的是C二氧化碳和D水(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②若一定量的A和64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和36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A的质量=44g+36g-64g=16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44g-12g=32g;水中氢元素质量=36g×,水中氧元素质量=36g-4g=32g,则A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则A的化学式为甲烷(CH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的化学原理如下:;
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CO2和H2O)、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流程见图1。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____________。
(2)实验室从混合气体H2、N2、CO2中分离出CO2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打开k1,关闭k2时,吸收CO2;打开k2,关闭k1时,产生CO2,则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其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将生成的气体用浓硫酸充分干燥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除去剩余气体,至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不再改变时,称得澄清石灰水的装置增重2.2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
131mL | 90.0mL | 63.6mL | |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和 | 鉴别 |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
B | 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 检验 |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
C | 溶液中混有少量 | 除杂 | 加入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
D | 和的混合溶液 | 分离 |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C中能看到的现象为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E中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验证稀盐酸与水垢的反应,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操作,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答一条即可)____。
(2)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盐酸,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适当物质除掉盐酸得到中性溶液.把所选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
A NaCl溶液
B石灰石粉末
C镁条
(3)取步骤②所得到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入质量分数为11.1%的氯化钙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和所得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丙氨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B.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
C.α—丙氨酸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
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B. 60个碳原子:C60
C. 2个氯离子:2Cl-D. Mg2+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