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有: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升高③加入一种物质把土壤中的酸雨反应掉④燃煤脱硫⑤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

分析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结合防治酸雨的措施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①少用煤作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酸雨产生.
②把工厂的烟囱升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不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③加入一种物质把土壤中的酸雨反应掉,是治理而不是减少酸雨的产生.
④燃煤脱硫,能减少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酸雨产生.
⑤开发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酸雨产生.
故①④⑤是有效的措施.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防治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选填字母).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2)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
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CO3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双吸剂”的成分为铁粉、生石灰,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小明查阅资料得知久置“双吸剂”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图是小明探究久置的“双吸剂”的成分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过滤,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向滤渣A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滤渣C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同时滤液D为浅绿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久置的“双吸剂”中一定含有Fe、Fe2O3、CaCO3,可能含有CaO,或Ca(OH)2,或CaO和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填字母符号)
(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所示:
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F的化学式为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下列实验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点燃酒精灯
D.
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为了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准确称取100g样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将100g大理石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高温加热,在不同反应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大理石高温加热的反应方程式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杂质不反应):
反应时间/min0591215
剩余固体质量/g10091.273.664.864.8
(1)100g大理石样品完全分解生成气体的质量是35.2g.
(2)100g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二】将100g大理石样品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如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3)【实验小组根据实验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30g.经检查无计算原理及数字运算错误.请判断【实验二】的测定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指出错误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 ②试管③长颈漏斗 ④水槽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CD(填序号,下同),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原因试管口没有塞棉花团,刚开始有气泡不能收集,要到气泡连续均匀时收集,原因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的装置还可选用F装置,若用此方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迅速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5)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C,收集装置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甲设计的实验一,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二,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丙设计的实验三如图C所示,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

(1)图C所示的实验中,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到的现象是a端铜丝变黑,并且a端下沉.
【实验结论】
甲同学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同学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2)你认为乙的结论不正确,请你谈谈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烧杯.
(3)你认为甲的结论正确,请从原予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兴趣小组对生锈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生锈的铁锅中除Fe、Fe2O3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除Fe、Fe2O3以外的物质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33g废铁锅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设硫酸先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应选用铁锅还是铝锅,为什么.
(2)废铁锅片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84.8%.(结果保留到0.1%)
(3)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Fe2(SO43、FeSO4,计算溶液中硫酸铁的质量.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