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答 解:(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2)a.组装发生装置时可以选择所给仪器中的①、⑤、⑧和⑦;
该实验中还要用到棉花,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故填:⑦;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解:设若要制得2.2g二氧化碳,需要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frac{100}{x}$=$\frac{44}{2.2g}$,
x=5g,
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二氧化碳应该从a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5;a;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锂是非金属元素 | B. | 锰的核内质子数为25 | ||
C.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 D. | 原子核外电子数Li>Mn>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 | B. | +1 | C. | +3 | D.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实验 | 1 | 2 | 3 | 4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54 | 3.08 | 4.4 |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