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3Li
4Be
5B
①C7N
②氧9F
10Ne
③Na12Mg
④铝14Si
⑤磷16S
17Cl
18Ar
(1)由⑤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CO或CO2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由1至8逐渐增大.

分析 (1)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16>⑤>14,故⑤为15号元素磷,故可推测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①②分别为碳元素、氧元素,故可知其组成的常用物质名称;
(3)总结归纳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

解答 解:(1)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16>⑤>14,故⑤为15号元素磷,故可推测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①②分别为碳元素、氧元素,故可知其组成的常用物质名称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或CO2
(3)总结归纳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由1至8逐渐增大.
故答为:(1)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CO或CO2
(3)由1至8逐渐增大.

点评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化合价如表所示:
微粒结构
示意图
微粒类型阴离子阴离子原子阳离子阳离子
微粒所带
电荷
2个单位负电荷1个单位负电荷不显电性1个单位正电荷2个单位正电荷
化合价-2-10+1+2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带负电荷的原子属于阴离子”.还能总结出:
(1)带正电荷的原子属于阳离子;
(2)不带电荷的微粒属于原子;
(3)阴离子的化合价为负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氯化铵(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NH3)和氯化氢(HCl)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氯化铵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
(1)写出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2)写出此幕布能够防火的两点原理:氯化铵分解需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到幕布着火点以下,氯化铵分解得到的两种气体不支持燃烧,使幕布与空气隔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情况对空气质量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氢气作燃B.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5)甲烷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6)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通过常见盐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Na2CO3和NaHCO3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甲同学为了探究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用两只干净的试管各取两种溶液少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
(2)乙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它们和酸反应的情况.实验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气球内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瓶中,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①②均胀大,且9②比①胀大的速度快.

此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还可能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乙同学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①探究Na2CO3和NaHCO3与酸反应的气体产物
②探究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快慢
装置A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CO2+Ca(OH)2═CaCO3↓+H2O.
(3)丙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第②个实验目的,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两滴管的胶头,观察到两装置中导管内的液面均上升,装置A中导管内液面上升的速度比装置B的慢
②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两胶头滴管大小要完全相同以外,滴管中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和体积都还要相等.
③长玻璃管的作用是用于观察被压入玻璃管中的液柱的上升情况.
④两位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都是对照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潜水艇中通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其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O2+2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D.利用该反应可以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请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④⑤的名称:④烧杯,⑤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其中,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应为H2O2(或双氧水、过氧化氢),此法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CEFG(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图2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与上图A类比,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仪器①(填仪器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