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方法 | 现象 | 判断 | |
猜想I:滤液主要成分 为氯化铵 | 取少量滤液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 | 未闻到明显的氨的刺激性气味 | 猜想I不成立 |
猜想Ⅱ:滤液主要成分 为氯化锌 | 取少量滤液逐滴滴入稀氨水 | 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 | 猜想Ⅱ成立 |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主要为氯化锌,其中含少量的氯化铵 |
分析 (1)依据图示判断操作的名称,依据玻璃棒在该项操作中的作用分析解答.
(2)根据固体的颜色和化学性质分析该物质.
(3)依据常见的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分析解答;
(4)依据pH试纸的检测方法分析解答;
(5)依据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题干中的氯化锌与氨水的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由图示可知该操作是过滤操作,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由黑色的碳单质灼烧制得,二氧化硫可由淡黄色的硫单质灼烧制得,所以该黑色物质是碳单质.
(3)有所学可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4)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溶液的性质.
(5)铵根离子的检验:铵根离子能和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未闻到明显的氨的刺激性气味,就说明有铵根离子不是大量存在.
氯化锌的测量则是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生成可溶于水的Zn(NH3)4Cl2.从而依据反应的现象待测液中加入氨水,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则证明氯化锌的存在;
故答案为:
(1)过滤; 引流;(2)炭(或碳、或C);
(3)氧气或O2;
(4)剪取小段pH试纸放在洁净表面皿(或点滴板、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取)少许滤液(或溶液、待测液)点(或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再与比色卡比较读出相应数值.
(5)
猜想I不成立 | |||
取少量滤液逐滴滴入稀氨水 | 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 | ||
主要为氯化锌,其中含少量的氯化铵 |
点评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是围绕电池展开的,是对干电池物质成分的探究,充分利用题干中的信息和所学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此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175 | |
B.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 |
C. | 该元素的原子中有289个中子 | |
D. | 该元素的原子带正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 | |
B. | 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 | |
C. |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可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 |
D. | 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ml |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ml | 试验后注射器内剩余的气体体积/ml | 消耗的氧气体积/ml |
30 | 70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