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除去混在白糖中的少量泥沙,需要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
A、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加热、结晶
C、溶解、蒸发、振荡
D、搅拌、溶解、称量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根据白糖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进行分离,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白糖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故除去混在白糖中的少量泥沙,可采用溶解(白糖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将泥沙除去)、蒸发(除去水分)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理解过滤的原理(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李婉榕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
请问:①加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②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是
 

③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④改进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看法?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2、CO、CO2、H2和水蒸气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干燥剂)(假设每步反应都能完全),最后所得到的气体中含有(  )
A、N2、CO2
B、N2
C、N2、水蒸气
D、N2和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氧气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里的氧气
B、硫在氧气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移开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纸张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纸张没有接触到氧气
D、“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完全,这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人们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下图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室内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C、地震发生时,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D、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B、生活、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C、霉变大米洗净后可以食用
D、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Ⅰ中通常为了能够看到明显的现象,实验时会在大烧杯后放置一张白纸,请问白纸的作用是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