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g溶液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小于乙

【答案】B
【解析】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6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0g溶液,故C错误;
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掌握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发生在厨房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米醋除水垢
C.葡萄酿成酒
D.脐橙榨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发展太阳能电池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焚烧小麦秸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块抽成金线
B.电加热法使水沸腾
C.可燃冰燃烧
D.铁矿石的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依次是(
A.+6,+3
B.+3,+5
C.+3,+3
D.+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凝成冰
B.粮食酿酒
C.酒精挥发
D.铁丝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1),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③CaCl2+NaHCO3═CaCO3↓+2NaCl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1)【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 ,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同学

小红

小美

小伍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稀盐酸


(3)【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
(4)(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实验现象是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
(5)【反思评价】(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填字母).
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
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
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
D、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