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九年级化学学习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实际的应用.
(1)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2)盐酸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铁锈主要成分:Fe2O3),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我市开始尝试使用一种清洁能源的路灯,该路灯不用外接电源,其供电装置通过接收阳光后,便可将光 能转化为电能,该种能源属于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
(4)我市开始尝试使用一种清洁能源的路灯,该路灯不用外接电源,其供电装置通过接收阳光后,便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该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1)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2)Fe2O3+6HCl═2FeCl3+3H2O;(3)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4)光;可再生.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常见的能量转化、能源的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结合下列装置图1回答问题:

Ⅰ.(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写出一种可使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氧气等.
Ⅱ.(1)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
(2)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FeCl3和CuSO4都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如图2是探究FeCl3和CuSO4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的实验,
可通过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快慢(填现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Ⅲ.(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2)要验证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用如图3的甲(填“甲”或“乙”)实验操作方法效果更好(夹持装置已略).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所加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0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 液中含有S042-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稀盐酸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SO42-
①取样品,滴加Ba(N0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042-
(1)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方案Ⅰ,理由是不能排除Ag+的干扰.
(2)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稀盐酸.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H2SO4+BaCl2═Ba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南海自然资源丰富.(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的文物中,鎏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金.
(2)海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  )
选项ABCD
实验    
实验现象烧杯内壁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试管两极处有气体产生,且左右两极气体体积比为2:1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移
实验结论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既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又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既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日晒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氯化钠.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
100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91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0.180.170.160.150.140.130.12
①20℃时,0.74g熟石灰放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0.16,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frac{0.16g}{100g+0.16g}$×100%;(写计算式).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装置A中①活塞的“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分液漏斗请写出在装置B中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adeh.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可总结出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4)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蒜你狠”是时下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源于大蒜价格的疯涨.大蒜是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能够抗寒杀菌、抵御流感等.已知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C3H6S,它是由3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每个硫化丙烯分子中有10个原子,分子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
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
C.一定含有CO32-D.一定含有Ag+或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