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长颈漏斗,简要写出它的用途方便加液体药品.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BD(填序号),反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BC(填序号),需要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若用F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 (填“a”或“b”)导管通入,并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量筒
(3)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正放在桌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A(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
(5)我们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6)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答一条即可).
(7)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C装置来收集NO.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以及收集氧气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4)根据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A进行分析;
(5)根据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6)根据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收集时刻过早进行分析;
(7)根据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应选用的装置是B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应选用的装置是B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若用F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导管通入,并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量筒;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正放在桌上;
(4)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A,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是: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
(5)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做这个实验时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6)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收集时刻过早;
(7)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所以应选择C装置来收集NO.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BD,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BC,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熄灭酒精灯,b,量筒;
(3)正放,大;
(4)A,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
(5)四氧化三铁,: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6)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收集时刻过早;
(7)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氧气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
(3)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4)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填写:①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C;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物质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D;③将硫粉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B;④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E;⑤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请参照示例归纳反应规律:
组别反应表达式规律
示例C+O2(充足)$\frac{\underline{\;点燃\;}}{\;}$CO2  C+O2(不充足)$\frac{\underline{\;点燃\;}}{\;}$2CO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1)4Na+O2═2Na2O  2Na+O2$\frac{\underline{\;\;△\;\;}}{\;}$Na2O2反应物相同时,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植物的光合作用C.卫生球变小D.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A.钢锭轧成钢板、木棍燃烧
B.汽油挥发、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液态水凝成冰、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
D.铁受热熔化、石蜡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以下固液常温型制备气体的3个装置图,试填空.

(1)正在产生气体的装置是乙、丙(填序号);
(2)停止产生气体的装置是甲(填序号),这是由于关闭活塞(填操作方法)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将固体和液体反应物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空气B.氯酸钾、水
C.金刚石、冰水混合物D.干冰、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