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产生淡蓝色火焰
B. 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珠生成
C. 接触烧杯感到发烫
D. 开始安静地燃烧,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爆炸
D 【解析】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正确;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氢气燃烧的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珠生成,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正确;C、氢气燃烧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接触烧杯感到发烫,说明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热,正确;D、氢气与氧气的混合物中氢气的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且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时常发生爆炸,纯净的氢气燃烧不会产生爆炸,错误。故选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五) 题型:填空题
郑州已使用南水北调工程的长江水,可用__________鉴别该水是硬水还是 软水;通过氢气燃烧实验或________实验,都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其中氢气燃烧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肥皂水水的电解2H2+O22H2O 【解析】 日常生活中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与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氢气燃烧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实验可得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 题型:推断题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A、F的化学式:A 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5)反应②能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D 【解析】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月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不利影响,生活中可用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生活中通过_______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采用的节水措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模型图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以上三位同学中能够正确描述溶液特征的是________同学.老师接着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王华回答:“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王华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请你根据这些下表中的数据,在右边的坐标图中绘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注明、).________
温度 | |||||
溶解度 |
| ||||
|
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该温度范围是________.
将在゜时等量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则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时,向水中加入物质充分溶解后,形成的物质溶液质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五四制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在下列情况下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恒温蒸发掉水 B. 恒温加入少量的硝酸钾
C. 降温到 D. 升温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水的软化是将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
C. 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因此水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
D.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D 【解析】 A、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淡水量有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原说法错误;B、水的软化是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使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故原说法错误;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但造价高,不是廉价的能源,故原说法错误;D、水污染主要由工业生产的“三废”造成的,故原说法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