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铬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铬原子的中子数为
A.52 B.76 C.24 D.28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初三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共8分)我区很多乡镇建起了沼气池,不仅为我区节约了能源,而且为减少污染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CO2 H2O;丁 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认为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下装置中的一种重复利用,避免污染环境或浪费能源。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 (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aCO3、NaCl、BaCl2、NaOH、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实验记录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不含BaCl2、Na2SO4
B.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C.步骤②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
D.确定固体中是否有NaCl可以取无色溶液A直接滴入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1分)金属及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上图1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 (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如上图2所示的某“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使用过程中发热是由 能转化为热能。
(4)如图3是教材中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图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请写出A区生成生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取出铁口的样品少量冷却粉碎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 。
(5)某小组同学在探究Mg、Cu、Fe三种金属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将实验一反应后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下列对滤液中溶质可能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gSO4 B.MgSO4、FeSO4
C.CuSO4、FeSO4 D.MgSO4、FeSO4、CuSO4
②确定滤渣中所含物质成分的实验方案是 (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图示 | ||||
现象 |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被吸入瓶内,瓶内水面上升约1/5 | a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滴有紫色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
结论 |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 反应后的溶液一定不呈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铝合金 C.聚乙烯塑料 D.天然橡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4分)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是 。
(2)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写化学式)。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11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下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5分)化学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成分为纤维素)用FeC1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同学们: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
聪颖的小明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I.理论分析
(1)小明先从反应物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有铁单质生成。
II.实证研究
(2)为了获得实验证据,小明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波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于实验1,小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填化学式)。
不过,小明查阅相关的资料后得知,在此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
(4)为了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明又做了实验2。
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 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九年级5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D、F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金属氧化物(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转化为B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相同
C.E一定是氧化铜
D.若A由3种元素组成,则A的化学式一定是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