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锌粉、铝粉、镁粉、铁的混合物40g,与5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水分得固体136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金属中产生氢气速度最快的是Al
B、反应产生的氢气总质量为0.2克
C、反应所得溶液可能无色
D、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出硫酸根和氢气以及盐之间的质量关系,然后进行计算.
解答:解:四种金属中,镁的活动性最强,故反应最快的金属是镁,不是铝;,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的水溶液是浅绿色的,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盐是由金属元素和硫酸根组成的,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所得的盐中硫酸根的质量是136g-40g=96g,根据硫酸的化学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硫酸的质量为y,则有
H2SO4--SO4--H2
98       96    2
y        96g   x
98
y
=
96
96g
=
2
x

x=2g,y=98g
故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g
500g
×100%=19.6%

观察选项,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x,已知F为-1价,P为+5价,则x的值是(  )
A、5B、4C、3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B、冰雪融化
C、蜡炬成灰D、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
 
,Ⅱ
 

(2)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
 
(填编号).该变化所涉及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a
 
  b
 

(2)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后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小明同学探究A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所示.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分别是大理石、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细铁丝、镁粉中的一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与D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且溶液颜色不发生改变,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则B与C反应的现象为
 

(3)标出五种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什么叫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这是因为
 
(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4)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填写具体操作方法、现象与结论,下同.)
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