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11

17

0

反应后质量/g

1

20

x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B. 反应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5:2

C. 上表中x无法确定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_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常见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 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C. 《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属于石油

D. 《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此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属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高于白磷着火点)。

(1)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

(3)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健康的水.

(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中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

(2)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议农民在饮用前要_____.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_____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 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画出氟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该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氟离子,可表示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向集满C0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Ⅰ,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在实验Ⅱ中溶液变__________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用两只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