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①15%的氯化钠溶液具有消毒作用,其中溶剂是______,配置100g该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g。配置过程中会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对氯化钠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色;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下图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氢气的试管是______(选填“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mol水中约含_____个水分子。
④、
、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
、
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水)
t/℃ | |||
0 | 42 | 7.1 | 35.7 |
10 | 51 | 122 | 35.8 |
20 | 109 | 21.8 | 36.0 |
30 | 119 | 39.7 | 36.3 |
表2 常温下,、
、
分别在100g乙醇中最多溶解的质量
最多溶解的质量(g) | 17.3 | <0.01 | 0.1 |
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Ⅰ.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
Ⅱ.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Ⅲ.常温下,将通入饱和
的乙醇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其中化工产品献力港珠澳大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桥的建造使用了巨型预制组件方式,吊装的吊线的主要成分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纤维,其强度是普通尼龙绳的20倍。聚乙烯纤维属于_____(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鉴别尼龙线与棉线的方法是_____。
(2)大桥发泡剂保温材料使用了江西乐平世龙实业生产的偶氮二甲酰胺(AC),其化学式为C2H4N4O2。偶氮二甲酰胺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偶氮二甲酰胺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大桥主梁使用钢板42万吨,工业上使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反应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只选一种),选择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③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④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所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⑤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其验满方法是_____。
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_____。
⑦若F中的液体是紫色石蕊溶液,将二氧化碳通入F中可观察到溶液变_____色,变色的原因_____。
⑧若F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二氧化碳通入F中可观察到_____,其原因是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⑨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G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
⑩乙快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制取一瓶氢气,需选用B装置,则B中应装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所示。为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 10 g 这种盐进行检测,测得其中 含有碳酸钙(CaCO3)0.3 g。(2) ~ (5)小题请写出计算过程。
(1)该食盐同时是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______(填“单质”或“元素”或“分子”)。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
(4)计算 0.3 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并判断是否符合标签说明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小月 |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 pH____7(填“>”“<”或“=”) |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
小妮 |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__。
(继续探究)小威称取m 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氧化钙 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收集装置选用___,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_____。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__装置。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如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 250 mL。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
a组装仪器,然后_____
b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 50 mL 水,并夹紧止水夹
c将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
d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30 mL , 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