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A常温下为液体,E是常用燃料.
(1)写出化学式:
甲:______,乙:______,E:______.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
(3)写出乙和丁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

解:B和E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E是常用燃料,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因此E是甲烷;甲烷和丙能够反应产生A和B,A是液体,因此丙是氧气,A是水,B是二氧化碳;丙和乙也能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且乙也是非金属单质,因此乙是碳;甲和丙反应产生水,且甲也是非金属单质,因此甲是氢气;甲和丁能够反应产生水,乙-碳也能够和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丁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因此:
(1)甲是 H2;乙 是C; E是 CH4
(2)丙和E反应是甲烷的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3)乙和丁的反应可以是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CuO2Cu+CO2↑.
故答案为:(1)甲 H2;乙 C; E CH4
(2)①CH4+2O2CO2+2H2O;
(3)②C+2CuO2Cu+CO2↑.
分析:根据B和E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E是常用燃料,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因此E是甲烷;甲烷和丙能够反应产生A和B,A是液体,因此丙是氧气,A是水,B是二氧化碳;丙和乙也能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且乙也是非金属单质,因此乙是碳;甲和丙反应产生水,且甲也是非金属单质,因此甲是氢气;甲和丁能够反应产生水,乙-碳也能够和丁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丁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带入验证符合框图关系.
点评: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的信息,找准推断的突破口,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现象通过正推或逆推等完成其它物质的推断,得出结论,验证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还要知道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X为酸,Y为碱,B、M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单质,有关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精英家教网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B
 
;M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B→G:
 

②C+D→E+F:
 

(3)上述转化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8、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每步反应均完全),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黑色粉末,C是气体,E为蓝色溶液,X的俗名叫苏打.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CaCO3
;C:
CO2
;X:
Na2CO3

(2)由F与X反应后得到G溶液的实验操作Ⅰ名称是
过滤

(3)写出G+E→H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4)上图中,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X为酸,Y为碱,B、M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单质,有关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M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B→G:______;
②C+D→E+F:______.
(3)上述转化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仿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X为酸,Y为碱,B、M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单质,有关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M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B→G:______;
②C+D→E+F:______光照C6H12O6+6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推断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X为酸,Y为盐,A、B、G、H都含有同一种元素,F、H均为单质。有关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B:             ;H:           
(2)写出C + D → E + F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