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 ,B的主要成分 ,X ,Y 。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⑥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贵州省都匀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5分)有下列四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铜+氧气氧化铜
②炭+氧气二氧化碳
③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汞汞+氧气
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即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张家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龙口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大家都知道,NaOH固体易潮解,NaOH溶液又能与CO2发生反应而变质.
【创设情境】某校实验员在准备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药品时,配制完NaOH溶液后,将一瓶未用完的NaOH固体忘了盖上试剂瓶盖,两天后,实验员发现瓶中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同学们对这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将会发现哪些问题?
探究过程:(1)问题一:这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猜想与假设:这瓶NaOH固体已经变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NaOH固体易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设计实验:(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完成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
操 作 | 现 象 |
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样品于试 管中加 使其全部溶解 | 得到无色溶液 |
①向上述溶液中滴加 | ②现象 ③方程式 |
分析总结:从实验现象上分析固体氢氧化钠变质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分析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等四位同学以“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为课题开展研究.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四组实验装置.在两两对比实验中,下列观察(或测定)方法最难以比较样品对过氧化氢分解加速效果的是
A.第一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B.第二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是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是分两次实验,比较反应过程中收集一定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周期表中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
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
元素 | Na | Mg | ① | Si | P | ② | Cl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子半径(10-10m) | 1.86 | 1.60 | 1.43 | ③ | 1.10 | 1.02 | 0.994 |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1 | +2 | ④ | +4 -4 | +5 -3 | ⑤ | +7 -1 |
(1)关于上表有以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
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3)已知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