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可提高其利用率

分析 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加高炼铁厂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总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综合化石燃料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高炼铁厂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总量,不能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可节约化石燃料,提高其利用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走进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frac{\underline{\;\;△\;\;}}{\;}$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H2O;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阻燃剂(或灭火剂等).
(2)“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不科学的是ACD (填字母).
A.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钙、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钙、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3)“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填“复合”或“有机合成”)
(4)“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m2(填“<”、“>”或“=”),理由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
B.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向等质量的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强弱不同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够无限的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与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项中“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据资料记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根据可燃冰形成条件,可采用升温分解、减压释放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可燃冰开采应注意控制好对CH4的收集,防止CH4逸入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物质的组成,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A.盐酸、胆矾、石油、沼气均为混合物
B.乙醇、氮气、氨气、C60均由分子构成
C.乙酸、甲烷、葡萄糖均为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
D.构成NaCl、MgO的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分子,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据此回答:
(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量.
(2)1mol硝酸(HNO3)中含有3×6.02×1023个O原子.
(3)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1mol氧分子中含有8×2×6.02×1023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碳酸钙、碳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①取样,加热到高温,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②把足量的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回答:
(1)该混合物的中一定有炭粉、氧化铁,一定没有氧化铜;
(2)为证明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可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预计可能发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3)写出实验①中 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