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

分析 根据已有的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据此解答.

解答 解:A.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误;
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改变,错误;
C.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
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爆炸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保障同学在实验室中的安全,我们要遵守相关的规则.例如:要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不品尝药品…,仿照例子,请再列举两条实验室中的安全措施.
(1)戴护目镜.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管口不能对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离子在pH=9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H+、NO3-、CO32-B.Fe3+、NO3-、Cl-C.NH4+、Na+、SO42-D.K+、Na+、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B装置集气瓶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多变的蜡烛”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1)上述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①(填烧杯序号),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隔绝了空气(氧气),使蜡烛熄灭.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更旺.
(3)实验三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       Ca(OH)2    MgCl2      C    BaSO4
B.Mg(OH)2  CuSO4        CaO       S     CO2
C.MgSO4       KOH         NaCl      H2    SO3
D.HCl         NaOH        NH4Cl     O2    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017年5月5日,太阳能飞机“SolarStratos”在瑞士成功首飞,该飞机最终目标是飞行到25000米的高空--太空边缘,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SolarStratos”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黄金、钢、金刚石都属于金属材料
C.无机盐、油脂、维生素都属于营养素
D.烧碱、熟石灰、纯碱都属于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集气瓶.
(2)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欣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C或BD(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c端进入(填b或c).
【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欣悦同学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个装置中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装置中的白色固体变成蓝色气体中有H2O
乙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气体中有HCl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戊装置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H2能与Fe2O3反应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3H2+Fe2O3$\frac{\underline{\;\;△\;\;}}{\;}$2Fe+3H2O
【交流总结】
①根据丁装置中实验现象,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②丁装置加热前通入H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