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化学是一门年轻而古老的科学.化学的发展史中记载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下列有关化学的发展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
B.原子、分子论的创立使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C.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
D.纳米技术的出现标志化学已发展到最高阶段

分析 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以及火的发现和利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纳米技术对化学研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判断.

解答 解:A、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使人类接触到化学,故正确.
B、原子分子论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正确;
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故正确;
D、纳米技术的成功探索,是一项现代化学研究成果,并不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最高阶段,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原因是一方面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一方面是让五氧化二磷充分溶于水,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同时吸收P2O5,防止污染空气.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氧气,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该实验说明剩余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活泼.
(2)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尽可能的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气.
(3)打开止水夹后,你看到的现象为水进入集气瓶,约占剩余体积的$\frac{1}{5}$.
(4)通过这实验,得出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5)该实验对反应物的要求是反应物是固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中燃烧,生成物为固体.
(6)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 $\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7)讨论:当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氧气得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安全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添加酒精C.
     称量NaOH的质量
D.
     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物质的分类标准很多.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氮气、氦气、氩气都属于稀有气体B.甲烷、酒精、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C.金刚石、黄铜、水银都属于金属材料D.纯碱、烧碱、氨水都属于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Ⅱ、Ⅳ组合可制取氧气
B.装置Ⅰ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C.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D.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B.量取45mL水时,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D.将5g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3)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Ⅰ.取用高锰酸钾时,应选用的仪器是A(选填序号).
Ⅱ.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回答问题:
(a)指出图中较明显的错误:①试管口向上倾斜;②导管伸入试管太长;③导管口没有塞棉花;
(b)可选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实验室也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E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①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第二步:用注射器往里打气,一段时间无法注入气体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②也可用注射器C替换装置E中的长颈漏斗来制氧气,优点是通过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从而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
(5)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则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E;收集装置是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受热会分解,它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CO2和 H2;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2、CO和 H2O;
第三种:草酸分解:H2C2O4 $\stackrel{△}{→}$  CO2↑+H2O(未配平);
有同学从理论上就可判断第三种假设根本不成立,老师也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同学判断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设计与实验:
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

①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此判断不严密(填“严密”或“不严密”).
②乙同学的B装置图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他画完整(直接画在图上).
乙同学按B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证明产物中有CO;换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现象,证明产物中无H2
(3)结论与思考: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frac{\underline{\;\;△\;\;}}{\;}$CO2↑+C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