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计算:
(1)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这些“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2片;
②当这些“V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g这种蔬菜含“Vc”120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500g;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3)维生素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1)①根据正常成人每天需要Vc的最低量及标签中每片药片中Vc含量、服用方法,计算每少的服用量;
②根据正常成人每天需要Vc的最低量及新鲜蔬菜中Vc含量,计算每少的食用该蔬菜的量;
(2)根据Vc化学式的含义、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个维生素C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标签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利用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
(4)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判断计算“Vc”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9:1:12;
(1)①每片维生素C片的质量为Vc100mg,含“Vc”10%,则每片维生素C片中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一日服用三次,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60mg÷10mg÷3=2片;
②含60mgVc的新鲜蔬菜的质量=$\frac{60mg}{120mg}$×1000g=500g;
(2)Vc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3)“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16×6)=9:1:12;
(4)“V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6×6}{12×6+1×8+16×6}$×100%=54.5%.

点评 运用化学计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感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指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2O氧原子个数      O2每个氧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2SO3三氧化硫的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化学符号表示宏观物质,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示方式.学好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学科的基础.请你按下列要求正确书写化学符号,并回答有关问题:
(1)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此反应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2)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4:1:5.
(3)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B.反应物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理.以粗盐为原料生产碳酸钠的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粗盐提纯

(1)写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2NaCl+CaCO3↓.
(2)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Na2CO3和NaOH.
(3)调节溶液pH,若使用酚酞溶液为指示剂,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由A(填标号)变化时,说明溶液呈中性.
A.红色至无色    B.无色至红色    C.红色至紫色
(4)流程中不用硫酸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会带入新的杂质.
【步骤二】制碳酸氢钠
用氯化钠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可制得碳酸氢钠(NaHCO3).
反应原理:NaCl+NH4HCO3=NaHCO3↓+NH4Cl
NaCl、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相同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0℃<t<20℃.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1.7g的NaCl和15.8g的NH4HCO3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可生成NaHCO3的质量是多少?实际上从溶液中析出NaHCO3的固体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g)
(3)分离从溶液中析出的NaHCO3固体应选择如图3所示的甲(填“甲”或“乙”)装置,该分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写出如图3所示玻璃仪器a的名称:漏斗.
【步骤三】制碳酸钠
碳酸氢钠加热后可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将温度降到30℃,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在20℃<t<30℃℃范围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是b>a>c.
(2)烧杯丙里溶液中的溶质是a(选填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C.
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B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C稀硫酸光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