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
A.酸雨形成原因:CO2+H2O=H2CO3
B.天然气燃烧:CH4+O2$\frac{\underline{\;点燃\;}}{\;}$H2O+CO2
C.工业冶炼铁:Fe2O3+3CO=2Fe+3CO2
D.碱式碳酸铜受热: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CO2↑+H2O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的雨水显酸性;但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造成的,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CO2,故错误;
C.工业炼铁是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故错误;
D.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X可供给呼吸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该转化可以维持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海水中含有NaCl、Na2CO3等物质.海水脱硫技术是用海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如图)
(1)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海水呈碱性的是A(填字母序号);
A.海水泵      B.吸收塔      C.曝气池①D.曝气池②
(2)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S.
(3)曝气池②排放的海水中不含H2SO4的原因是Na2CO3+H2SO4═Na2SO4+CO2↑+H2O(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依据所学知识,从利用物质性质的角度将下列应用分类.
①用活性炭净水②用水洗涤试管壁上的硫酸铜③用食醋除热水壶中的水垢④食品充氮气防腐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⑥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1)选出的一组应用是①②⑤或③④⑥(填序号).
(2)分类依据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3)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用铜做导线而不用银,主要是考虑了价格;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聚乙烯塑料袋,主要是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B.黄铜C.羊毛D.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单质微粒的化学式N2
(2)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BC;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                 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若某车辆汽车经燃烧产生如图I中气体的质量各为12g,实测相同时间经转化排放出的图Ⅱ中气体总质量为20.4g.某同学认为污染物没有完全转化,他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图I中某一种气体实际转化的质量是9.2(或1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当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时,
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气泡产生.
①若固体B来源于饮料罐,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
②若固体B来源于废干电池,且发生分解反应,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若固体B来源于厨房用品,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④若液体A遇固体B发生化合反应,写出一合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若II装置中装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写出K1、K2的开关顺序先开K2,关K1,一段时间后再开K1,关K2
(2)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I、III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的操作为关闭K1、K2,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2,最终他看到了III中稀盐酸倒流入I中有气泡产生.
(3)丁同学认为将III的烧杯换成量简,Ⅱ中的广口瓶装满水,则可以利用I、Ⅱ、III装置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含碳酸钠杂质的质量分数,丁同学测定方法利用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不可行,这是因为CO2可溶于水,无法准确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液态;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B(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CO+H2O.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