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相同;
(2)我还找到以下规律: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 ;
(3)画出表中空格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天然气。
(2)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
①CO2+H2O==H2CO3
②2NaHCO3 Na2CO3+H2O+CO2↑
③2H2S+O22S+2H2O
④2NaOH+CuCl2 ==Cu(OH) 2↓+2NaCl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 猜想 错误 |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 | 猜想 正确 |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 .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猜想分析]
①影响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实验验证]
①验证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所选用的试剂是
②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实验方法是
结论:铁钉在食盐水中比在纯水中生锈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 SO2:“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Ca:“2”表示两个钙原子
C. Mg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O2- :“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陕西省】化学课上,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铜丝受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 (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